既然這是第一篇關於茶的介紹,當然和大家一起學習一下關於茶的知識:
一.如何分別紅茶的等級?
一般我們都會以為是用紅茶的香氣和入喉的口感來區分茶的等級,然根據資料指出似乎是以對葉片採擷部位與製作成茶葉之後的外觀來標示茶的等級。因此,紅茶的分級即係由茶葉的特徵以其英文字彙的第一個字的組合來標示之。如:
˙Tip -毫尖- 茶葉最上端、未展開成葉的之芽尖
˙Orange Pekoe -橙黃白毫- 最接近毫尖的一葉
˙Pekoe -白毫- 橙黃白毫的下一葉
˙Peoke Souchong -白毫小種- Peoke的下一葉
˙Souchong -小種- Peoke的下二葉
二.紅茶等級標示?
1.全葉等級(Leaf Grade):
˙Golden Tip -黃金毫尖 - 摘取最頂端之毫尖製成,外型為金黃色,經發酵製程,茶韻晶瑩剔透,舒緩淡雅。
˙Sliver Tip -銀色毫尖 - 摘取最頂端之毫尖製成,外型為銀白色,未經發酵製程,其風味清淡。
˙Golden Slivers -黃金銀毫 -以全手工嚴格挑選含大量毫尖、外型美麗、最高等級的FOP製成。
˙Flowery Slivers -繽紛銀毫 - 同黃金銀毫製程,可以說是次一等的黃金銀毫。
˙OP(Orange Pekoe)-橙黃白毫- 芽尖往下數第一個嫩葉,普遍外型成細長的線形,有時會含有毫尖。.
˙P(Pekoe)-白毫- 芽尖往下數第二個嫩葉,普遍外型成細長線形,但錫蘭茶中亦常有稍微捲曲葉片。
˙PS(Pekoe Souchong)- 白毫小種-芽尖往下數第三個嫩葉。
˙S(Souchong)-小種- 芽尖往下數第四個嫩葉。PS與S外型粗大,幾乎都是機器採收,供應全球低價市場。
˙FOP(Flowery Orange Pekoe)-花橙白毫- 現今泛指以Tip和OP的部位製成的全葉等級(Leaf Grade)的茶。
2.碎葉等級(Broken Grade):意指完全破碎的全葉茶。又碎葉等級的茶葉沒有固定的尺寸,所以碎葉茶沒有所謂比較濃,然一般都會說明需要較短的沖泡時間。分級如下:
˙BP(Broken Pekoe)-白毫碎葉
˙BPS(Broken Pekoe Souchong)-小種碎葉
˙BOP(Broken Orange Pekoe)-橙黃白毫碎葉
3.細碎葉等級(Fannings Grade):
˙BOPF(Broken Orange Pekoe Fannings)-細碎的橙黃白毫碎葉-葉片較BOP(Broken Orange Pekoe)更小。
˙PF(Pekoe Fannings)-細碎的白毫碎葉
4.粉末微粒狀等級(Dust Grade):
主要係供應低價市場中的茶袋、調配紅茶、飲料廠的茶葉原料,需求龐大,絕大部分的原料是由非常廉價的茶葉後加工而成Fannings及Dust。
以此為基本等級基礎,可再細分為下列幾項標示:
˙TGFOP(Tippy Golden Flowery Orange Pekoe)- 指經過篩選的的FOP。
˙FTGFOP(Finest Tippy Golden Flowery Orange Pekoe)- 看字面就知道是優質的TGFOP。
˙SFTGFOP(Special Finest Tippy Golden Flowery OrangePekoe)- 指嚴選的特優級FTGFOP。
˙SFTGFOP1(Special Finest Tippy Golden Flowery OrangePekoe)- 最後加註的"1",是指最好的等級。
三.手摘與機器挑選?
˙手摘挑選
如白茶(White Tea)、黃金毫尖(Golden Tip)銀白毫尖(Sliver Tip)就是摘採特別部位製成的特殊茶款。雖然紅茶系統中,茶葉有所謂的Tip、OP、P的標示分級,但印度及斯里蘭卡生產高級紅茶的茶葉工廠,就明白知,他們會依據茶樹的成長,只採收夠嫩的茶葉,所以會摘採一心一葉或一心二葉,這就廣泛的FOP。當一個產季下來,因每日氣溫、濕度變化的先天因素、與發酵氧化程度的人為因素,會產生品質級距差異極大的茶葉。一家製茶工廠將每天同一批茶葉製成後就給予一個製造批號,再依機器篩選進行標記。
˙機器採收後加工
大部分的Peoke Souchong、Souchong是以機器採收,這個等級的茶葉形體巨大,主要是出現在氣候較熱的產區,如印尼、越南、錫蘭茶、阿薩姆、尼爾吉利產區。一般機器採收的茶葉會以二種方式出現在市場流通,其一是維持原貌、其二是後加工成BOP、Fannings 或Dust。
★以上資料由http://www.cuppa.com.tw/tea_classification.html彙整而成。
LUPICIA - FIRST FLUSH DARJEELING (春摘大吉嶺或稱第一季大吉嶺)$160 for 5 packs
隨行包(5PACKS)外觀
SINGLE PACK
茶包
才疏學淺的我,真的看不出來究竟係屬Leaf Grade, Broken Grade, Fannings Grade or even Dust Grade, Dust Grade應該是不至於啦‧‧‧。以後等到熟悉點和裝備齊全了,再開始買那種罐裝的吧
沖泡後30秒(250CC水(硬度不明);水溫度約95度)
據說水溫係與發酵程度、濃度、香氣、苦澀、毫尖含量成正比。有待以後慢慢體會。又水質(即硬度多少)會影響茶的口感與香氣,礦物質含量越高會使茶失去原有的味道,然適度的礦物質含量會增加其美味。
沖泡後5分鐘
據說長時間的浸泡與香味的提升是沒有幫助的。浸泡時間越長,茶鹼與單寧的釋放量會過高,茶湯的柔軟度與純淨度會降低。
窺探茶包內的秘密!!
咦‧‧‧,看來看去還是分不太出來。看右邊那個翹起來個那片,似乎也算是大葉型的,仔細翻找後,完整葉片的也還不少,但是大宗的應該是碎葉。所以這包LUPUCIA-FIRST FLUSH DARJEELING,但是以這價格可能是屬細碎葉等級的(Fannings Grade),但是也有可能是較高的碎葉等級的(Broken Grade)。總而言之,至少應該可以肯定這不會是粉末微粒狀等級的吧(Dust Grade)(呼~)。如果以上推論正確,這是屬於Broken Grade或是Fannings Grade裡頭的哪種,有待以後慢慢了解吧!
結語:這春摘大吉嶺的第一次體驗,還算是美好,此茶也蠻適合配甜點的。
相關文章請見:LUPICIA - EARL GREY DARJEELING